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书法家欧阳询对应的知识点,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,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。
本文目录一览:
我国古代著名书法家欧阳询的故事
唐代著名书法家欧阳询非常喜爱“二王”(王羲之、王献之)的书法,只要看见王羲之父子的墨迹,他就买回来学习研究。一日,他看到一本王羲之传授王献之的《指归图》,不惜花费重金购得,在家中天天观赏研究,常常因此高兴得整夜睡不着觉。他花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学习研究,直到彻底领会了《指归图》的精髓。
初唐小说《白猿传》写了这样一个故事:欧阳纥的妻子随夫南下,路途中竟被一只白猿掳去。欧阳纥得知后,寻找到自己的妻子,杀死了白猿。而其妻归来后即生下一子,就是欧阳询。所以,欧阳询相貌丑陋。这个故事是唐人用来诋毁欧阳询的。
欧阳询的四个故事分别是:夜读碑文、揣摩古碑、跟师习字和欧阳通学书。欧阳询的勤奋好学在书法界堪称典范。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,说的是欧阳询曾经在赶路的途中,看到了一块古碑,便停下来仔细观摩学习,甚至忘记了时间,直到天黑了才不得不离开。
偶遇西晋书法家索靖石碑,欧阳询心生向往,往返反复观摩。疲倦后,于石碑下栖息,三日未归,书法痴情可见一斑。在街市,欧阳询偶得王羲之指导王献之练习字的《指归图》,爱不释手,不惜高价购得。夜以继日研读,引发轰动。欧阳询深爱书法,广泛学习,自成一家。
中国古代四大书法家之一:欧阳询的书法特点
严谨工整:欧阳询的书法整体呈现出严谨工整的特点,字形虽稍长,但布局整齐,中宫紧密。平正峭劲:在平正的基础上,他的书法又显得峭劲有力,气势奔放,四面俱备,八面玲珑。气韵生动:点画配合、结构安排恰到好处,使得整个书法作品气韵生动,富有生命力。
欧阳询的书法由于熔铸了汉隶和晋代楷书的特点,又参合了六朝碑书,司以说是广采各家之长。欧阳询书法风格上的主要特点是严谨工整、平正峭劲。字形虽稍长,但分间布白,整齐严谨,中宫紧密,主笔伸长,显得气势奔放,有疏有密,四面俱备,八面玲珑,气韵生动,恰到好处。
在笔法上,欧阳询的书法用笔方整,略带隶意,笔力刚劲,一丝不苟。清代书法家包世臣曾评价说:“欧字指法沉实,力贯毫端,八方充满。”这表明欧字强调指力,写出的笔画结实有力,骨气内含。他的每一笔画都恰到好处,不多一分也不少一分。
欧阳询的书法特点有结构稳定、气势险绝。结构稳定:欧阳询的作品在结构上显得非常稳定,笔画精细,纵横有度,构图协调,气度宽厚,每一笔都有深厚的基础,显示出打下扎实写字功底。气势险绝:欧阳询的书法有气势磅礴之称,指的是字字铿锵有力,险势环生,让人感受到极其强烈的气场冲击和力量感。
我国古代四大书法家分别是欧阳询、颜真卿、柳公权、赵孟頫,以下是他们的简单介绍:欧阳询:朝代:唐代,初唐四大家之一。特点:楷书字体俊美工整,笔法森严、有力瘦硬,成为后世楷模。代表作:《九成宫醴泉铭》,该作品技巧娴熟,显示出一股从容与练达,是楷书中的经典。颜真卿:朝代:唐代。
书法家欧阳询原文_翻译及赏析
欧阳询祖父欧阳頠历任使持节、都督衡州诸军事、安南将军、征南大将军等要职。欧阳询的父亲欧阳纥20岁随父从军,骁勇善战,后来子承父业,任都督交、广等十九州诸军事,广州刺史等职。陈宣帝太建元年(569年),皇帝因猜疑其怀有二心拜其为左卫将军。
国中文言文 , 叙事写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欧阳询曾经有一回骑马赶路,看到一块古碑。是晋代著名书法家索靖书写的,(他)停住马观看古碑,过了很久才离开。他走离古碑几百步后又返回来,下了马站在碑前欣赏,等到疲乏了,又铺开皮衣坐下来观看,就又守在碑前三天三夜方才离去。
这首诗以唐代著名书法家欧阳询为主人公,表达了他在世事中迷失和困惑的心情。他在诗中提到了对孔贵嫔的困惑,揭示了他对人情的疑惑和无奈。同时,他还受到了辞别的人的侮辱,暗示了他在人际关系中的挫折和痛苦。
道失原文: 已惑孔贵嫔,又被辞人侮。花笺一何荣,七字谁曾许。不下结绮阁,空迷江令语。雕戈动地来,误杀陈后主。
书法家欧阳询的资料
1、书法家欧阳询是唐朝著名的书法家,以下是其详细资料:基本信息:欧阳询,字信本,唐朝潭州临湘人,南朝梁太平二年出生于衡州,祖籍潭州临湘。他是楷书四大家之一,与虞世南、褚遂良、薛稷三位并称初唐四大家。因其子欧阳通亦擅长书法,故他又被称为“大欧”。书法成就:欧阳询的书法在初唐时期极为驰名,与虞世南并称“欧虞”。
2、基本信息:欧阳询,字信本,唐朝潭州临湘人,南朝梁太平二年出生于衡州,祖籍潭州临湘,是楷书四大家之一。书法地位:与同代的虞世南、褚遂良、薛稷三位并称初唐四大家。因其子欧阳通亦通善书法,故其又称“大欧”。与虞世南俱以书法驰名初唐,并称“欧虞”。
3、欧阳通,字师通,是欧阳询的第四个儿子。在他年幼时,父亲就去世了,母亲徐氏教导他要继承父亲的书法。她担心儿子懒惰,不肯学书法,就经常给些钱让欧阳通去购买父亲遗留下来的墨迹。